聯系人:楊先生
手 機:0470-6521776
電 話:0470-6521776
地 址:呼倫湖漁業(yè)有限公司
●翦伯贊——呼倫湖區(qū)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著名的歷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在1960年夏,應烏蘭夫主席的邀請,到滿洲里等地考察, 8月27日上午,翦伯贊一行驅車前往達賚湖參觀。
●曹禺——暢游呼倫湖
1961年8月,著名劇作家曹禺隨中央組織的文化參觀訪問團一行來到了呼倫湖。曹禺乘興登上小汽輪在湖面上遨游,湖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遺,拴馬樁、象鼻山、虎嘯呼倫……
中午,品嘗用新捕撈的魚蝦做成的全魚宴。鯉魚跳龍門、松鼠鯉魚、二龍戲珠……獨特新穎的造型,尤如栩栩如生的工藝品,使他不忍下箸。
午飯后,自小生長在天津海河對大海情有獨鐘的曹禺,跳進呼倫湖游泳,他一會仰泳,一會蛙泳,一直游出很遠才盡興而歸。
●老舍——湖闊三江水,魚肥百草泉
1961年8月由著名作家、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老舍、教育部副部長葉圣陶等人組成的文化參觀訪問團,應烏蘭夫主席的邀請,來內蒙古參觀訪問。
吟詠出一首發(fā)自肺腑的贊美呼倫湖的詩:
丘原青未了,又到綠波前。
湖闊三江水,魚肥百草泉。
白鷗翔紫塞,碧浪映霞天。
回望滿洲里,邊疆最北邊。
老舍一行還觀看了漁工們拉網捕魚,魚兒活蹦亂跳,在陽光下泛起一片銀光??粗鴿O工們神采飛揚的樣子,老舍也受到了漁工們熱烈情緒的感染,他挽起衣袖和漁工們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
海一樣的呼倫湖留給老舍的印象太美、太深了。他在返回北京后寫的《內蒙風光·漁場》一文中向世人介紹了滿洲里和呼倫湖。他寫道:“這個漁場既不在東海,也不在太湖,而是在祖國的最北邊,離滿洲里不遠。我說的是呼倫湖。若是有人不信在邊疆的最北邊還能夠打魚,就請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就會認識到祖國有多么偉大,而內蒙古也并不僅有風沙和駱駝,像前人所說的那樣。內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資源豐富的寶地,建設祖國必不可缺少的寶地。
據說,這里的水有多深,魚有多厚。我們吃到湖中的魚,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魚肥。有三條河流入湖中,而三條河都經過草原,所以湖中一碧千頃,——草原青未了,又到綠波前。湖中飛翔著許多白鷗,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鷗之間游蕩著漁船,何等迷人的美景!
我們去游湖。開船的是一位山東青年,長得十分英俊,肩闊腰圓,一身都是力氣。他熱愛這座湖,不怕冬天的嚴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興高采烈地在這里工作。他喜愛文學,讀過不少文學名著。他不因喜愛文學而藏在溫暖的圖書館里,他要碰碰北國冬季的堅冰,打出魚來,支援各地。是的,內蒙古盡管有無窮的寶藏,若是沒有人肯動手采取,便連魚也會死在水里??上?,我忘了這位好青年的姓名。相信他會原諒我,他不會是因求名利而來到這里的?!豹?/span>
盡管歲月流逝,而老舍這些充滿激情并富有藝術感染力的文章,已成為記錄一代文壇巨匠在呼倫湖畔駐足的珍貴翔實的史料。
●葉圣陶——賦詩三首頌達賚
著名作家、教育家,當時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葉圣陶先生,1961年8月5日隨中央組織的“文化參觀訪問團”來到呼倫湖。登上汽輪游行湖中,清風徐拂,葉圣陶站在船頭,觀賞著水天一色的壯觀景象。不禁詩興大發(fā):
詠風光
晴波萬頃銀鱗閃,
幾抹輕藍天際岸,
無山無樹益茫茫,
頗覺相形笠澤遠。
詠冬季生產
聞稱塞上秋涼后,
池面堅冰逾米厚。
凍云籠罩玉琉璃,
馳道隨開車馬走。
鑿冰齊發(fā)撈魚手,
冰上攤魚常百畝。
嚴寒寧肯惜辛勞,
無失池魚豐產候。
詠魚宴
烹鰱炙鱖陳盤案,
帳飲多欣杯屢滿。
試槍驚起白鷗閑,
放艇看投魚網遠。
●端木蕻良——呼倫湖上的七彩虹
1961年,以長篇小說《科爾沁草原》《曹雪芹》而飲譽文壇的現代作家端木蕻良與老舍、葉圣陶等文藝界的朋友們來內蒙古參觀訪問。在他后來寫的《草原上·虹》這篇文章中寫到:
“七色虹從呼倫湖上扯起來,它恰好在飽含著水珠的天空上劃了個圓圈。
它大概有300里長吧,因為它這頭在呼倫湖的北岸,那頭跨上呼倫湖的南岸,呼倫湖南北恰好是300里。
飽含水珠的天空是透明的,七彩虹在環(huán)內天空上還映照出一道七色虹來。云氣有的重了,還在下移,輕的,還在上揚。天空上湖光的倒影,彩虹的反光,還在瞬息變幻不定。
彩虹是幸福的橋,從它上面會聯想到多少光輝的故事呀……
這里的牧民傳說虹是龍吸水。虹的一端是龍頭,一端是龍尾,龍把頭插到湖里吸水呢!
我的眼前出現了天上雙虹,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虹霓。古人把內環(huán)叫虹,把外環(huán)叫作霓,內環(huán)也叫正虹,外環(huán)也叫副虹,這里的人則說正虹是雄的,副虹是雌的,只能看、不能指的。
天空出現這七色的雙重的環(huán),一半在地平線上面,一半在地平線下面,現在我從湖面上面望去,在湖中的倒影里也會看到另一串的雙環(huán),這的確是一種奇觀。
呼倫湖上的彩虹是瑰麗的,瑰麗得像大草原上人們的事業(yè)一樣。
剛曬過雨滴的草,嬌綠嬌綠的,就要隨著水珠流去,彩虹橋下青春的河在流著……”
他在《草原上·數不盡的花草》中寫到:
“草原上有兩個湖泊,一個是呼倫湖,一個是貝爾湖。傳說她倆原是兩姐妹,呼倫是姐姐,貝爾是妹妹,她倆把草原上的雨水儲藏起來,然后再舀給牧民們,為他們飲牛飲馬。在蘇木布勒山還是一塊石頭的時候,在達賚湖還是一滴水的時候,這里就鋪滿了青草,開遍了野花,但是從來沒有今天這樣妖艷,就像草原上從來沒有這么多的牲畜群一樣?!?/span>
端木蕻良以優(yōu)美的文筆向國內外介紹了草原明珠呼倫湖,介紹了草原上那道雨后的彩虹和草原上的鮮花綠草。這些充滿激情而又富于藝術感染力的文字,已成為珍貴翔實的史料,給邊城人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
●薩空了——為呼倫湖飯店書寫匾額
1983年8月,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新中國民族文化工作的開拓者、中國民主同盟卓越的領導人薩空了先生,隨全國政協(xié)部分委員來到內蒙古自治區(qū)滿洲里市參觀考察。
薩空了一行乘船游覽了沿湖風光,一湖碧水給薩空了留下難忘的記憶。應主人的邀請,薩空了揮毫為呼倫湖飯店書寫了匾額。
并揮毫賦詩:
邊城滿洲里,雄踞北大門。
湖水連天碧,山巒亙地青。
雁回達賚湖,魚躍烏爾遜。
靈泉噴佳釀,褐炭獻黃金。
市內屋鱗櫛,道上無纖塵。
陽光染紅瓦,鮮花夾綠蔭。
國家忙建設,人民愛和平。
睦鄰生祥瑞,長罷鼙鼓聲。
●費孝通——萬頃煙波映草原
1984年夏,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費孝通先生到滿洲里考察,參觀了國門、邊防會晤室、市容市貌后,來到呼倫湖畔,觀賞了海一樣的呼倫湖。
在呼倫湖小河口飯店,費孝通為浩瀚的一湖碧水所感動,寫下了“萬頃煙波映草原”的詩句。
●李準——魚味天下第一家
1984年8月,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李準和部分文藝界、新聞界人士應內蒙古自治區(qū)政府主席布赫的邀請,到內蒙古旅游觀光。
吟詠出一首七絕:
達賚湖邊野草花,
瑪瑙灘上浪淘沙。
煙波浩渺湖山美,
魚味天下第一家。
并應主人的請求揮毫書寫下來留贈呼倫湖飯店作為紀念。他在詩后寫道:“天廣地闊,煙波萬里,嘆為觀止,特作此七絕,以志其事?!?/span>
●蔣子龍——雨中游呼倫湖
1986年8月10日,以蔣子龍為團長的全國部分著名作家訪問團一行30余人前來滿洲里、呼倫湖參觀游覽并進行采風。
途中下起了小雨。他應邀揮毫在宣紙上寫上了“興沖沖碰上雨蒙蒙,雨蒙蒙更覺興沖沖”。因只找到不大的一張宣紙,蔣子龍寫上前兩句后,已無剩余之處,下兩句只好作罷,留下了千年遺憾。在宣紙的所余之處,他寫上了“雨中游呼倫湖”。
●舒婷——希望呼倫湖這塊北國碧玉永遠不被污染
1987年6月19~25日,呼倫貝爾盟文聯和滿洲里市文聯聯合舉辦“達賚湖詩會”,以一首《致橡樹》轟動中國詩壇,而被人們尊稱為“詩后”的著名女詩人舒婷應邀前來滿洲里參加詩會。
時隔14年后,2001年8月8日,已是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的舒婷應內蒙古自治區(qū)作協(xié)主席扎嘎拉乎的邀請來呼倫貝爾盟參觀采風,下午4時許,舒婷一行乘火車到達滿洲里。在呼倫湖畔,舒婷看著如織的國內外游人,十多年前在這里參加筆會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她對呼倫湖漁業(yè)集團公司高度重視保護水產資源和自然環(huán)境十分贊賞,她希望呼倫湖這塊北國碧玉永遠不被污染,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湖碧水。
●胡松華——來呼倫湖拍攝音樂專題片
1990年,胡松華和夫人著名滿族舞蹈家張曼茹、攝影師孟和來到滿洲里拍攝音樂專題片。。胡松華在滿洲里和呼倫湖采集了豐富的制作素材,拍攝了浩瀚的呼倫湖和遼闊的草原,他要用最美的畫面和贊美呼倫湖的歌聲,來贊美北方第一大湖的雄渾和氣魄,要把這里的山山水水介紹給國內外的觀眾。
●趙忠祥——一定要提高人們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1993年8月10日,趙忠祥一行5人到達滿洲里,攝制第173、174期《正大綜藝》節(jié)目。
在草原上拍片時,趙忠祥對千里碧野,藍天白云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說:“遠離了喧囂的城市,在這里仿佛回歸了大自然,人們的心靈都得到了凈化?!苯Q缶珠L采來一把野韭菜花,向他介紹了呼倫貝爾草原上的羊肉鮮嫩不膻的原因,就是(因為羊兒)經常吃這種野韭菜花和遍布于草原上的各種藥材。趙忠祥聽了連忙把這個趣談記在采訪本上,并在《正大綜藝》播出時,用這一話題在《世界真奇妙》欄目中讓來賓們猜。
●閻維文、殷秀梅、笑林、李國盛——達賚湖深情更深
1993年8月,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閻維文與殷秀梅、笑林、李國盛等應邀到滿洲里參加內蒙古滿洲里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文藝演出。
游覽了浩瀚無垠的呼倫湖,品嘗了久負盛名、鮮嫩可口的全魚宴,給閻維文一行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記憶,他們揮毫題詞:“達賚湖深情更深
內蒙古呼倫貝爾呼倫湖漁業(yè)有限公司 蒙ICP備06005949號-1 蒙公網安備15070302000001號 XML地圖